刘丽华,是万千辅导员中的一名,来自江南,扎根西北。中共党员,副教授,教育学硕士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国家职业指导师,甘肃省“醇心琢玉”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,双师型教师。2007年8月从事辅导员工作,至今已有16年了,平凡的岗位、平凡的人生,却带给我不平凡的点点滴滴,这一切都源自于不顾一切的热爱,热爱这个岗位、热爱这项工作、热爱我的学生。16年的工作历程,所带学生2000多人,遍布五湖四海,迎来每一张懵懂的笑脸,送走每一位踔厉的背影,每一个人都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印迹。
16年的辅导员生涯,先后获得2018教育部“全国优秀辅导员年度人员年度人物”入围奖、甘肃省“园丁奖”、甘肃省教育厅“优秀党员”、甘肃省教育厅“优秀辅导员”、第六届甘肃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、甘肃省“最美班主任”二等奖、甘肃省“挑战杯”优秀指导教师、甘肃省“暑期社会实践”先进个人,16年来获得学院优秀辅导员、优秀班主任、优秀党员十七次。同时指导学生参加比赛,获得2014“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”国赛二等奖、2016年“挑战杯彩虹人生创新创效创业大赛”国赛三等奖、第三、四、五届“我心中的思政课”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全国优秀奖,参加省级“互联网+”、“挑战杯”创新创业大赛、艺术展演大赛、志愿服务大赛等,先后获得省级一等奖5项、二等奖4项、三等奖5项。主持或参与省市、地厅、院级科研课题项目及课程思政类项目十余项,编写教材三部,发表省级论文二十余篇。
自2007年入职以来,一直担任一线专职辅导员,十六载芳华逝去,从“初心——奋进——迷茫——初心”,巡回一个往复,又回到了起点,虽说老去光阴速可惊,但仍是鬓华虽改心无改,尽管时过境迁,尽管物换星移,正如曲建武教授所言:兜兜转转了大半辈子,中心只有一个,就是学生。
和许多辅导员一样,我是一个平凡的人,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,没有丰功伟业的成绩,我的事业就是我的责任,我的责任就是我的工作,我热爱我的工作,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。
热情投入,履行责任: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热爱学生、尊重学生、理解学生,以自己的爱去感动学生,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,以自己的理念去教育学生。责任心、宽容心、细心、耐心、爱心、自信心、学习心是我十多年来辅导员工作的支持和目标。在工作的这些日子里,我的名字不断被学生更新,有的叫我刘姐,有的叫我老大,有的叫我总舵主……在他们的眼中,我是他们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,我是他们背后最有力的支持,我是他们前进最信赖的方向盘,所以同行的一路,我也始终用我的心去感受、去理解、去守护。
宽容大度,理解包容:学生有自己的圈层,也有自己的个性,不能用一种固有的模式试图去塑造不同的人物。要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,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,日常的谈心谈话、排忧解难、心理疏导成为解决学生情绪冲突及防控网络舆情的常用方法,不怕学生不理解,有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还曾留言给我说:过去了才看明白,经历了才会懂得,你是我既歉又敬的老师。
认真细心,照顾入微:心理半成熟期的大学生,个性特点突出,容易接受新事物,但感情相对脆弱,独立意识强,自我生存能力较欠缺。要关照到他们的方方面面,不能忽视一个个细节,不能采用普遍式的思维去处理抽象的事物,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,要有足够的细心,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,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;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,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、健康、品德和习惯。16年来工作有理有据,公平公正,未接到一例投诉。
平和耐心,拓展服务:辅导员工作是一项长期的、持续性的工作,也是一项复杂、潜移默化的过程,除了要有积极高涨的热情以外,我的耐心帮了我很大的忙。形形色色的学生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,多种多样的问题会导致各不相同的结果,尤其是一些特殊学生,比如经济困难生、后进生等,这一类学生一般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,或过度自卑、或趋于偏执、或行为乖僻、或桀骜不逊……我喜欢挑战,不怕打持久战,16年来,没有任何恶性事件发生。并且毕业后学生的圈层文化持久良性延续,也给在校学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。
用爱诠释,心灵守望:爱是教育工作的基。挥行睦锍渎,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温暖,才能与学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,才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信任与尊重。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,每一个学生都是我的事业支柱,我不能让任何一根支柱无故倒下。但当一个白血病离世的学生的妈妈对我说“刘老师,别难过,孩子走的值了,我们父母没有做到的,你这个老师都做到了”的时候,我还是泣不成声了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每一个学生是我的责任。
自信上进,构建平台: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,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,保持一种自信上进的心态,在不断强化自己的自信心的同时,还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,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平台,鼓励学生积极进。髁⑿判,自信面对。几年来我通过组织活动、模拟课堂、主题班会、各类竞赛等多种形式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实践,强调学生自信、自立、自强。曾带领学生深入贫困地区,进行“志愿服务、义务支教”活动;带领学生深入实践,进行社会调研;组织学生志愿服务,为社会做公益,不仅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一道与众不同的色彩,也对他们的就业取向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向。志愿服务的事迹被《甘肃日报》《兰州晨报》等多家媒体报道。所以,管理学生,不如说去管理学生的心态,通过有效地活动,使学生建立自信,学会思考,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业上能有所成,对于他们的人格发展,人生观的取向都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。
自我提升,永无止境:辅导员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要有创新的工作,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来丰富我们的头脑,需要有更新的理念来改造我们的思维。只有不断的学习,不断了解新的信息、新的观念、新的事物、新的现象,也能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。无论理论学习,还是实践研讨,无论业务技能,还是科研学术,总是永无止境。
心之所向,素履以往,先思先行,先行先动。选择了这份职业,便只顾风雨兼程。晨起捧清曦,暮时月披衣,已是桃李及天下,何需堂前花。




